台灣醫師vs美國醫師的門診量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台灣門診的問題,在這邊我就以基本的結構面問題來看台灣的門診量

以衛生署的統計,94年台灣每人看診次數為15次(ps1)。至94年年底共有34000名執業的西醫師(ps2),扣除掉一年約有1300名新取得醫師執照的住院醫師,而住院醫師一般是不看門診,三年的住院醫師約有3900名左右,而二線不看門診的如病理科,放射科,核醫科等扣掉500名醫師,則一年約有29600名醫師看門診。因此,去年每位醫師一年看診人數約等於2380萬人口*15次/29600名醫師~12060人次。如果以一年52週,每週看10個診來算,則每位醫師每個診次看12060/(52*10)=23.193人次。如果一個診看診時間3.5小時(如8:30~12:00,13:30~17:00)來看,每個病人看診時間約3.5*60/23.193=9.05分鐘。則每個病人在每次看診會分配到的最理想時間約是10分鐘左右,不過這是非常理想的數字,因為在醫院的醫師一週可能看不到5個診次,特別是外科系統的可能會偏低,雖然診所會有夜診和假日看診,但是聯合門診的出現或是多位醫師同時開一個診所也會把每位醫師的平均每週看診次數拉低。再加上有許多小型醫院或經營不善的診所可能會有更偏低的看診人數,因此一個診看21個病人,每個病人看診10分鐘,是個非常理想的數字。也因此在台灣較熱門的醫師一個門診看到50個病人,每個病人只花3分鐘不到的看診時間,這從簡單的統計就可以看到,這是常態而不是變態。

即使我們用另一個數字來看,到94年底的台灣的每位醫師服務人數有588人(同ps2),而用每人每年看診15次去算,則每位醫師每年要看588*15=8820個人次的門診病人,用這樣的數字來看則每個診約有8820/(52*10)=16.96個病人,每個病人分配到3.5*60/16.96=12.38分鐘。而且這已是把中醫師,住院醫師,二線科醫師全部算進來之後的最理想數字,和之前的數字誤差約為~(12.38-9.05)/9..05*100%~36.8%的誤差。

反過來看,我們來看美國,至90年底美國每萬人有28個醫師(ps3),換算過來每位醫師每年服務約360個人,而美國每人每年看診次數遠比台灣低,用7次來算就好(這可能還高估了,不過我找不到更正確的數字,就先用此替代)。則每年每位醫師看360*7=2520人,每個診則約有2520/(52*10)=4.8個病人,每個病人約有3.5*60/4.8=43.75分鐘。如果我們假設美國的醫師結構和台灣相似,則我們上述的數字再做點調整,用36.8%當作計算的誤差,則每個病人看診時間約43.75/1.368=31.98分鐘。這樣的數字和一些留美的醫界大老宣稱的美國醫師看一個病人花半小時的說法相去不遠。

由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到,台灣醫師花在每個病人的時間不到10分鐘,而美國醫師則花30分鐘看一個病人,其實從結構面上就可以解釋,完全不需要去講什麼台灣醫師看病比較隨便,而美國醫師比較細心,因為基本面上台灣醫師就不可能花太多時間去看病人。

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下手,而且也必須預設幾個前提,不過本文就先寫至此,下一篇再來討論

ps1: 參考網頁: 94年衛生統計系列(六)衛生統計動向:捌 家戶面全民健保使用
ps2: 參考網頁: 衛生署統計資訊網:衛生統計指標=>醫政
ps3: 參考網頁: 衛生署統計資訊網:衛生統計指標=>國際衛生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