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194集成敗蔣介石

這一集的羅輯思維,以蔣介石在1925年到1932年期間,如何在孫中山過世之後的政治情勢之下,從原本的國民黨小幹部,躍升成為國民黨的第一把交椅的過程。同時在節目的最後,談論為何中華民國會輸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最後一段,羅胖將社會架構分成底層階級和上層階級,講到國民黨完成上層階級的改變時,我馬上聯想到,這不是黃仁宇教授在「中國大歷史」和「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的東西嗎?果然羅胖過沒多久,就說這是來自於黃仁宇教授的概念。但是羅胖又故意偷渡說改革上層階級是國民黨的使命,而改革下層階級是共產黨的使命概念。但是就我的印象中,黃仁宇教授的書並沒有提到「使命」說法啊。

黃仁宇教授(1918~2000)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他主張以大歷史的觀點來看中國歷史。黃教授的主張不看道德觀念,不看善惡分辨,而是主張以社會架構,管理技術,數字管理等角度來看歷史的步伐。這種看歷史的做法,很類似這幾年的暢銷書「槍砲,病菌與鋼鐵」以環境決定論的方式來看人類歷史的演化。

而黃仁宇教授認為中國明清時代的政治社會架構,是以上層的統治階層,透過中間的士大夫階層,來管理平民百姓的三明治統治模式。但是當時中國的管理技術並沒有辦法達到精確的數字管理,所以這當中會產生很多問題。而整個中國現代化過程就是將這個三明治統治模式打掉重練,變成統治階層直接管理人民。

黃仁宇教授的著作中,「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是他的經典學術著作,而「萬曆十五年」則是他最廣為一般人所熟知的著作。「中國大歷史」,「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大歷史不會萎縮」,「黃河青山」等書籍,則是延續上面的觀點,往前往後看中國歷史和近代中國史。對於明清兩代的社會運行和政治架構有興趣者,以及對於中國現代化過程有興趣者,都應該閱讀這幾本書,這樣才能更了解為什麼近代中國在面對現代化過程時,會走的這麼辛苦的原因。